第60章 磨刀石与掌刀人(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光未亮,紫禁城还沉睡在一片死寂的铅灰色中,唯有宫墙上巡夜禁军的甲叶,偶尔在寒风中发出一声冰冷的脆响。
戴权的密室里,那盏孤灯燃了一夜。
一阵几乎微不可闻的急促脚步声自门外响起,他那名心腹太监带着一身的风霜与寒气,如一道影子般悄然滑入,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份尚带着夜露微凉的卷宗。
“干爹,查清了。”
戴权没有说话,只是伸出那只枯瘦的手,接过了卷宗。
他翻开,一目十行。
卷宗上的字迹,清晰,冰冷,像一把手术刀,将户部侍郎赵元启这个人的生平,从里到外,剖析得一干二净。
可越是往下看,那心腹太监的脸上,便越是浮现出一抹难以掩饰的困惑与失望。
赵元启,三十有七,两榜进士出身。
家境清贫,至今仍租住在城南一处小院。
入仕十余载,因性情耿直,不善钻营,在官场上备受排挤,仕途坎坷。
卷宗的末尾,附上了一句鬼影密探的评语――此人嫉恶如仇,几近偏执,乃朝中一孤臣。
“干爹,”心腹太监终于还是忍不住,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这……这赵元启不过是条小鱼,无派无系,更无财势。咱们费这么大力气,为何要从他身上下手?依儿子看,倒不如从那账册上,挑一个身居高位、党羽众多的巨贪,以雷霆之势拿下!如此,方能一击必杀,震慑朝野!”
他以为,这是一场简单的狩猎。
戴权却缓缓合上了卷宗,脸上那和善的微笑没有半分改变,可那双老狐狸般的眼睛里,却闪过一丝洞悉人心的、冰冷的嘲讽。
他摇了摇头。
“蠢。”
戴权的声音很轻,却像一块万年不化的寒冰,瞬间将心腹太监所有的热情都冻结成了虚无。
“你以为,万岁爷要的,是杀几只肥硕的老鼠?”
他缓缓站起身,在那方寸之地来回踱步,枯瘦的身影被烛火拉得细长,在墙壁上扭曲成一道狰狞的鬼影。
“万岁爷要的,是借着这个由头,将这间早已被蛀空了的屋子,连梁带柱,都换上一遍!”
他猛地转身,那双总是笑眯眯的眼睛,骤然间,变得无比锐利!
“用贪官去查贪官,查到最后,不过是派系间的狗咬狗,一地鸡毛。咱家要的,不是这个。”
戴权伸出一根枯瘦的手指,轻轻点在了那份关于赵元启的卷宗之上。
“咱家要的,是一柄刀。”
“一柄足够干净,足够锋利,也足够……没有牵挂的刀!”
一连三日,京城官场,暗流涌动。
户部侍郎赵元启,仿佛一夜之间,便成了整个衙门里最碍眼的那颗钉子。
先是清晨点卯,他发现自己负责的一份重要钱粮文书竟不翼而飞,被同僚当众构陷办事不力;紧接着,他又因顶撞了前来视察的上官,被罚俸三月,当堂申斥。
一桩桩,一件件,看似都是些不大不小的麻烦,却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他越收越紧,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黄昏时分,当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那间租来的小院时,一纸来自吏部的调令,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被平调至工部,去督办一处早已烂尾多年的、谁都不愿沾手的河工。
明升暗降,实为流放。
赵元启呆立在自家那棵枯死的槐树下,看着手中那封冰冷的调令,只觉得这十余年的寒窗苦读,这一身的清正抱负,都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𝑰 𝓑 𝚀 𝐺. v 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