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原乐(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然——实际情况是学徒们普遍通过酗酒丶催眠丶暴力丶性丶濒死体验来寻求那种灵感,导致七塔同盟的治安一度非常差劲,几乎成了黑产窝点。」
萨曼莎斜着眼说出这段话,西伦听得不由得汗颜。
不过这段对施法的描述倒是让他想起了许多事情。
弗洛伊德-拉康及其弟子曾逐步构建起一个重要的理论,那就是【原乐】丶【快乐】和【享乐】。
其中【快乐】代表着最基础的丶轻度且适量的愉悦。
【享乐】则是某种带有痛苦的「超限快感」,例如跑马拉松者跑过终点的那种无法言喻的欣快感丶信徒在宗教中消解自身的神秘狂喜丶超限的性丶禁忌的爱恋丶面对死亡,甚至熬夜刷视频的时候虽然很困很痛苦但莫名其妙就想继续刷也算,属于强迫重复。
【原乐】则是不可触碰的,仅存在于婴儿无意识状态中的丶完满的快乐,原初的满足。放到东方思想里可以用「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来类比,是一种先验的完美状态。
当人们第一次有了意识丶被迫进入符号秩序的领域时,就开始和【原乐】分离,在往后的人生里,人会不断地试图接近原乐。
例如「我只要和她在一起人生就圆满了」「我如果能做到那件事我就会幸福」「我如果成为世界首富那我肯定会无比幸福」,这种对「完满的幸福和喜乐」的幻想,就是对原乐的追寻。
人试图追寻一种难以言喻的丶无法表达的丶只能被个人体验到的幸福和完满,并且在某些事物上看到它的投影,例如爱人最可爱的地方丶他人的夸赞丶成功的瞬间丶大量的财富等等,并且为之不断奋斗。
萨曼莎描述中那种想像中的绝对的「心想事成」就类似于原乐,它或许永远无法达到,也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但它会吸引无数人前往,并且一生为之奋斗。
而施法瞬间的灵感体验则有些类似于享乐,它带有痛苦的丶超限的丶不真实的色彩。
就像人们会用宗教的苦修丶性越界丶创作的狂喜丶自我毁灭丶极端的政治或宗教狂热去尝试体验【原乐】一样,法师们也在通过这种痛苦享乐的方式去接触那个【心想事成】的原乐。
萨曼莎补充道:「每个人的施法过程都不一样,有很强的个人性,但大体上还是差不多的,所以法师们认为,当有一天我们能真正地触摸到那个最完美的状态,就能真正地心想事成,成为魔法最彻底的掌控者。」
「我们用【生命树】来构建自己的体系,卡巴拉生命树上一共有十个源质丶二十二条道路,古老的典籍上说,当我们经过十个源质,走到生命树的顶端,就能彻底摒除原罪,回归魔法的伊甸园。」
「等等等等——」西伦诧异地看着她,「怎麽扯到原罪和伊甸园了?」
「您不知道吗?最早的神秘学者全是教士啊。」萨曼莎微笑着说道,「在千年前,贱民们在地里刨吃的,国王和贵族们都在打仗和醉生梦死,只有教会又有知识又有时间,最古老的魔法和仪式全都是教士们搞的,试图更加接近神明。」
「法师们不断思考,以太既然能穿过我们,说明我们和以太是同质的东西,就像我们的手和脚,但为什麽我们只能利用别的东西来感知和使用它?为什麽我们可以在无意识中隐约看到那最原初的幸福丶并引动魔力的共鸣,却像一个婴儿一样非常勉强地使用和靠近它?」
西伦顺着她的思路往下说:「因为我们……本可以?」
萨曼莎打了个响指:「是的,我们本可以像手脚一样操控魔力,我们本可以永远停留在那完满的状态之中,让所有的魔力为我们起舞,可我们失却了这种能力。」
「就像亚当和夏娃一样,我们被赶出了伊甸园,因为某种我们不知道的原罪,我们可以窥见魔力的世界,却难以靠近它,只能在尘世中远远地眺望。」
「所以,我们要依靠伊甸园另一棵树——生命树上记载的图象,重新一步步回到伊甸园,回归我们的『完人』状态。」
「十个源质意味着十个阶层,阿纳托利大法师的阶层未知,因为他那时候还没有这种体系,但目前七塔同盟所有的塔主都是七阶及以上,我则是六阶法师,于十七年前从源质【美】出发,穿越隐士之路,抵达源质【仁慈】。」
(本章完)
𝑰 𝔹 𝑸 ℊ. v 𝑰 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