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曹操想换家?他想多了,咱们就(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听这话,老刘顿时两眼放光。

现下收取的山阳,任城,鲁,及小半个泰山郡,虽都是小郡,可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

太守你得有吧,什麽郡丞,功曹,仓曹,兵曹之类的属官你也得有吧。

再往下的县令,县尉等等,也得一个都不能少吧。

这些位置皆得贤能之士来担当。

不幸的是兖南这些个国相太守们,显然不屑于给老刘这个平原相打工,纷纷弃官而逃,或是回乡避难,或是北上投靠吕布。

于是上至太守,下至县令,瞬间严重缺编。

刘备现在正为此事头疼,愁着手底下没有足够的能吏,去填补这些空缺。

边哲却突然间要送给他一批人才,足够他去治理新得兖南诸郡国,这能不喜出望外?

「玄龄,备不太明白,你所言这些贤才,为何是曹操相送?」

刘备惊喜之馀,立时又听出了不对劲。

「主公莫急,我们边走边说。」

三人便翻身上马,回往昌邑城。

一路上,边哲策马徐行,反问道:

「现下泰山道和亢父道,皆已被我们封死,主公以为,曹操接下来会何去何从?」

刘备一怔,不想边哲忽有此问。

略一沉吟后,方道:

「现下曹操归路被断,兵马又折损大半,就算他再用兵如神,亦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若依常理推断,备以为曹操极有可能将残存兵马打散,分头翻越泰山,走小道逃回兖州。」

「此举风险虽大,却尚有一线生机,能逃回鄄城与夏侯惇等会合。」

「不过就算他活着逃回兖州,以留守之数千兵马,绝对抵挡吕布与我们的夹攻。」

「备料他必会放弃鄄县三城,渡河北上投奔袁绍,以谋一条生路。」

边哲一笑。

老刘的推断倒也符合常理。

只是曹操这个人,却素来喜好不走寻常路。

曾经历史上,曹操回师兖州后,在吕布手底下吃了几次瘪,形势一度恶化到不得不向袁绍求救的地步。

袁绍也不地道,趁人之危逼迫曹操将家眷送往邺城当人质,以换取其出兵。

曹操思前想后许久,最终宁可冒着被吕布所灭的风险,也不肯把家眷送去给袁绍。

当年曹操不会,边哲相信,今时历史车轮虽已转向,曹操依旧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主公对曹操还是不够了解。」

「依哲之见,曹操绝非甘于屈居人下之辈,亦非那种能忍辱负重之士。」

「曹操若北上投靠袁绍,便是要将曹氏夏侯氏两族数百口,举族都置于了袁绍羽翼之下。」

「所谓成也宗亲,败也宗亲,这些曹氏夏侯宗亲能助曹操成事,此时却也能成了曹操之累赘,令其为袁绍所制。」

「如此,则曹操再无自立可能,只能从一方诸侯,沦为袁家一将!」

边哲放慢马速,目光望向刘备:

「主公以为,曹操甘心如此吗?」

刘备猛的勒住坐骑,眼神如被点醒,重重点头:

「玄龄言之有理,看来备对曹操所知,远不及玄龄透彻,此人身上有枭雄之气,当不会甘为袁氏鹰犬!」

边哲也勒住了战马,目光望向甄城方向。

「故哲料定,曹操多半会派死士潜回兖州,令夏侯惇率其家眷宗亲,以及留守三城之部众,分批南下翻越泰山,往徐州与其会合。」

「曹操则想凭藉所剩兵马,妄图鸠占鹊巢,夺徐州安家,以图再起!」

马鞭向徐州回身一指,边哲斩钉截铁给出推断。

刘备猛然省悟,眼中闪过一道警惕:

「那张文远有一句话倒没说错,这曹操每遇逆境皆能绝境重生,当年他追击董贼全军覆没,未久便声势复起。」

「今徐州残破,纵然曹操元气大伤,若其决意强占徐州,只恐陶公抵挡不住。」

「玄龄,备是否得回援徐州?」

倘使曹操夺了徐州,自己就要面临两面受敌的局面,这自然是刘备不愿看到。

况且当初向陶谦承诺,袭取兖州也是为解徐州之危。

若自己夺了兖州,却令陶谦失了徐州,岂非愧对陶谦?

ⓘ  🅑  ⓠ  ⓖ. v  ⓘ  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