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宰相与知府(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35章宰相与知府
谢观闻言,没有急着回话,而是深深地看了一眼杨相公。
陈清,他当然记得。
那天在御书房里,陈清以镇抚司微末小臣的身份,跟几位宰相对峙,面无惧色,单单是这一件事情,就足够让这几位宰相印象深刻了。
谢相公,也曾经派人去查过陈清。
如今,听到杨元甫这麽说,他想了想,然后放下了手里的茶盏,笑着说道:「元甫公,陈清一个毛头小子,他就算胆子再大,也不可能私自干这种事情。」
谢相公想了想,问道:「是不是陛下,授意周王世子…」
「不知道。」
杨元甫叹了口气:「若是陛下授意,那就没有什麽意思了,一朝天子一朝臣,陛下想让老夫下野,只一句话的事情罢了。」
「君臣要是相疑到这种份上,老夫这个辅臣,就真是有些失职了。」
谢相公笑着说道:「元甫公这十几年的功绩,朝野上下有目共睹,何来的失职?」
虽然不能说朝廷里的大官,个个都是智珠在握,但是能进内阁并且待上一段时间不倒的人,可以说不可能有什麽蠢人。
哪怕不一定是什麽能臣干吏,至少人情世故,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他很清楚的知道,杨元甫刚才的话,都是场面话。
身为主持政事十几年的宰相,杨相公虽然没有什麽当权臣的野心与可能,但是坐到宰相这个位置上,自然是越长久越好的。
即便是不能长久的坐下去,理想情况下,也应该是留下了足够厚重的政治遗产之后,再从这个位置上下去。
这样一来可以保证自己退下去之后,尊荣依旧,二来也可以让儿孙,继续享受权力带来的种种美好。
这绝不是什麽皇帝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
谢相公顿了顿,才继续说道:「不过,陈清这个事情,却有些蹊跷,元甫公既然吩咐了,那我明后天,就抽时间见一见陈焕,问一问他家里,到底是个什麽情况。」
杨相公点头,笑着说道:「这事虽算是个事情,但是季恒也不必太放在心上,假如陛下要动内阁,老夫退下去之后,季恒你却依旧稳当。」
谢相公微微摇头,正色道:「元甫公是我们这些人的主心骨,这些年全靠元甫公带着我们,内阁才能勉强处理国事,元甫公要是不在内阁,我们这些人恐怕都要成无头苍蝇了。」
说到这里,谢相公举起一杯酒,敬了杨相公一杯:「这杯酒,我敬元甫公,」
二人碰了碰酒杯之后,谢相公才继续说道:「内阁里,别人怎麽想我不好说,但是在我看来,圣上尚且年轻,正需要元甫公这样的老成谋国之士,辅弼圣上。」
听了这话,杨相公左右看了看,脸色都变了变:「季恒这话可不能乱说,大齐天子,从来生而神圣,哪里有年轻不年轻的说法?」
古往今来,皇帝这个位置,明面上是世俗政权的统治者,但实际上,从天人合一之后,就已经政教合一,皇帝是世俗君位,而天子则是皇天之子。
既然附带了神权,那麽在理论上来说,皇帝就是天生圣人,不管什麽年纪,都应该是英明神武的。
说皇帝年轻,就是否定了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否定了皇权的神圣性。
这是犯忌讳的,杨相公这样谨慎的性子,当然要提出来,如果他不纠正谢观,那麽就是两位宰相,同时犯忌讳。
而谢相公也是宰辅,他自然也清楚这其中的门道,他之所以主动说这种看起来「犯错误」的话,实际上是在向眼前这位元甫公表忠心。
执掌内阁十几年了,内阁的阁臣,都是这位元甫公的下属,刚进内阁的阁臣,在杨相公面前,都是一口一个属下,毕恭毕敬。
此时,二人聊到了一些敏感的话题,谢相公自然要主动犯错,向杨相公表表忠心。
这些宰相们说的话,听起来稀松平常,但很多博弈,已经都在不言中。
谢相公连忙说道:「我一时心急,说错话了。」
两位宰相又碰了碰酒杯,喝了几盅酒之后,谢相公起身告辞,开口说道:「元甫公,我不胜酒力,就先回去了,明天下午从内阁下值,我就找陈焕问个明白,到时候,我第一时间来禀报元甫公。」
杨相公站了起来,笑着说道:「我送季恒。」
「可不敢。」
谢相公连连摆手,不让杨相公送他,最终是杨家的一位公子,一路把谢相公给送了出去。
𝙄𝔹Ⓠg. v𝙄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