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天津交流会(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七十四章天津交流会

王三大喜,赶紧把这套银器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当天下午就被个收老银器的古玩收藏家买走了,净赚七千五。

潘家园的摊主们也都知道聚宝阁有俩实在伙计。

有回,一个卖铜器的摊主偷偷跟王三说道:“我这儿收着个铜墨盒,上面刻着字,看着像民国的,你要不要瞅瞅?”

王三跟着去一看,墨盒上刻着“难得糊涂”,字迹苍劲,底款还有个“荣宝斋”的小印。

当场给了八百块。

回来沈浩一看,说最少能卖三千,直夸他眼尖。

李老板则忙着跑人脉,跟市场里的老商户搭伙去外地收货,带回不少稀罕玩意儿。

有明代的竹雕笔筒,有清代的珐琅小碟。

还有个民国的铜制烟盒,上面画着仕女图,一摆出来就被个老外看中,花了五千块买走了。

这天傍晚关店,沈浩数着钱,突然说道:“明儿咱歇一天,带你们去琉璃厂转转,让李叔给你们长长眼。”

王三和周奎乐得差点蹦起来。

王三连夜把攒的笔记翻出来,把不懂的地方都标上记号。

周奎则把那双新布鞋擦了又擦,说要穿得精神点见李大海。

第二天一早,四个人骑着三辆自行车往琉璃厂赶。

李大海正在聚宝轩门口摆弄一盆兰花,见他们来了,笑着说道:“听说你俩小子进步不小,今儿就让你们开开眼。”

说着,把他们领进里屋,打开个樟木箱子,里面摆着十来件玉器,有手镯、有玉佩、还有个玉制的小摆件。

“你们瞅瞅,这几件哪件是新的?”

李大海笑着说道。

王三拿起个玉手镯,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指着内侧的纹路说道:“这个是新的!您看这抛光,太亮了,老玉没这么扎眼。”

周奎则拿起个玉佩,小声说道:“这个也像新的,上面的孔边缘太光滑,老玉的孔都是磨出来的,有点毛边。”

李大海哈哈大笑:“行啊,没白学!这俩确实是新仿的,剩下的都是老的,记住,看玉不能只看表面,得多琢磨细节,老物件用得久了,身上总会留下点‘老气’,这就是岁月的记号。”

俩人听得连连点头。

王三把李大爷的话记在本子上。

周奎也记下了那些老玉的细节,说回去好好研究。

中午,李灵儿请他们去吃爆肚,席间跟沈浩说道:“下个月天津有个古玩交流会,我爸让我问你去不去,那儿有不少老木器,正合你胃口。”

“去!咋不去!”

沈浩眼睛一亮,“到时候带着王三和周奎,让他们也见见大场面。”

王三嘴里的爆肚差点喷出来,激动地说道:“真能去天津?那我得赶紧把攒的钱带上,说不定能淘着宝贝!”

从琉璃厂回来的路上,夕阳把四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王三和周奎在前头骑着车,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刚才看到的玉器。

沈浩和李老板跟在后面,听着他们的讨论声,欣慰一笑。

离天津交流会还有半个月,王三和周奎跟打了鸡血似的,天天缠着沈浩问这问那。

𝑰 𝐵 q ⓖ. v 𝑰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