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加拉太书(一)(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不知道你最喜欢新约的哪一卷书,我最喜欢我们刚刚读完的那卷书,真的很喜欢。

我发现没有人最喜欢《加拉太书》,但是大家对这卷短信的看法南辕北辙,意见非常两极,有些人很喜欢他,有些人很讨厌它。

我举几个喜欢的例子,马丁路德说:《加拉太书》是圣经中最好的一卷书。他说:这是属于我的书信,我娶了它,它是我的凯蒂。你知道他娶了一个叫凯萨琳的修女,小名凯蒂,所以他说:他娶了这卷书。另外有一个人说这卷书信像溪中的石子,而马丁路德就像大卫一样迎向巨人,并且用这颗石子重击巨人的前额。很特别的形容,你知不知道当初歌利亚是吓死的?他做梦都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有一本书叫做《天路历程》,这本《天路历程》的作者本仁约翰说:我非常喜欢马丁路德的《加拉太书注释》,除了圣经之外,我认为这本《加拉太书注释》是最能够抚慰一个受创的良心的。这是本仁约翰对马丁路德所写的《加拉太书注释》的礼赞。《加拉太书》除了深深影响了本仁约翰,也影响了约翰卫斯理,有一次约翰卫斯理听人朗读《加拉太书》,心中突然觉得很温暖,那是1738年5月24日晚上8点45分在阿德门街,今天这里成了巴克莱银行所在,不过墙上挂着一块牌子说明当时的经过。所以《加拉太书》对基督教历史有深远的影响。

很多基督徒非常喜欢这卷书,但不是每一个基督徒都喜欢它,有些人很讨厌这卷书,称呼这卷书是“钉十架的书信”,或者把它称作为“荆棘丛林”,或者说它是“炸药”,说信中的每一句话都像一颗炸弹,所以不是一般人喜欢的一卷书。为什么呢?

我写下五个原因:第一,有些人觉得内容太激动。信中语气火爆,一定是写在易燃的莎草纸上,这封信的语气非常强烈,很多人并不喜欢带有感情的宗教。有一个西印地安女士到伦敦东部的一间教会,她习惯在牧者讲道的时候做出回应,牧师讲道的时候她不时的说:讲得好,阿们,哈利路亚。后来管理员来请她安静,不要干扰聚会,她说:可是我是信徒啊。管理员说:你应该不是在这里信的。他这句话恐怕是说对了,不知道为什么,特别是在英国,公立学校的教导,都是不要把感情带进宗教,要冷静、要理智。但是《加拉太书》的作者却非常激动,他满腔热情,而且还带有怒火,很多人不喜欢带有感情的宗教。

有人说这封信有太浓厚的个人色彩,个性鲜明,太有自传的色彩。保罗在这封信上吐露个人的心声,远超过其它书信,还谈到他个人的健康问题。保罗在这里以身体有疾病来恳求他们,他也谈到曾经在众人面前和彼得意见不合,他必须当着众人的面指责彼得错了,所以连初代教会的使徒,也有公开意见不同的时候。感谢主,他们有意见不同的时候,不像我们今天常常急着附议,但不敢表示不同意,总是急着避免冲突,这是不对的。当真理受到威胁,连彼得和保罗都当面质疑对方,要把真理澄清。

有些人觉得《加拉太书》太理性。这封信上确实辩论到很细节的部分,保罗拿出他拉比的背景来辩论,并且辩论到很细节的部分,老实说,我读过的圣经译本,没有一本真正抓住它论点的精华。我曾经译过这段经文,并且出版过,可惜现在已经绝版了,不过我们一面谈,我会一面读我的译法。他的论点十分的巧妙,而且我认为其中有几点讲得很好。有些人不太喜欢用大脑,这世上最少被探索的领域就在你的两耳之间。圣经说:我们要用理智来爱上帝。我讲完道最常听到的评语,可以说好像是一种轻微的责备:“你今天的信息,让我们回去有得想了”,听这种语气好像是他来教会不是为了用大脑思考。各位,我不会因为让你用到大脑思考而道歉,保罗也在挑战你用大脑思考,他辩论到很细节的部分,你必须仔细的研读,才能够了解他的意思。

有些人则认为这卷书太属灵。这我倒觉得意外,这卷书其实揭去了属灵的外表,会刺伤你里面的骄傲。如果你里面还有骄傲,就不要读《加拉太书》,因为你读完以后,骄傲会被粉碎。这卷书直捣问题的核心,超越你的感性和理性,深入骨髓。圣经这些话有如两刃的利剑,会将你刺穿。

还有一些人认为这卷书有太多争议,辩论的火药味太重。很奇怪,现代人不喜欢辩论宗教的事,不喜欢在言语上起争执,只希望大家相安无事。《加拉太书》不是这样的书,《加拉太书》会和别的基督徒辩论,不是跟非基督徒辩论。这卷书也引起许多辩论,但要不是这卷书引起路德的辩论,就不会发生改教运动,所以辩论为我们带来极大的益处。现代人不喜欢辩论的原因是不希望看到分裂,意见不同会导致分裂。今天最重视的两种美德是包容和圆滑,这两种在圣经上都不算美德,却是今天最受基督徒重视的两种美德,认为应该要互相包容,说话要圆滑,这两种美德耶稣都没有,祂的门徒也没有,他们经常引起争议,就跟耶稣一样。我们都很怕讨论教义,很多人不愿意面对彼此的差异,这是好事还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