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多磕头,少说话(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即将满月的时候,马匹却丢失了,为什么却说没有灾祸呢?
用曾国藩举例。他打败了太平天国,声望达到顶点,麾下的湘军成为清朝的一支劲旅,从种种迹象来看,他立德又立功,人生事业即将圆满之时,却突然上书自请缩减湘军,乖乖呆在家中撰写家书去了。
这就是曾国藩聪明的地方。
他打败洪秀全后,咸丰帝又喜又忧,甚至忧大于喜地说:消灭了半个洪秀全,又来了一个曾国藩。
在皇帝拿他与反贼相提并论的时候,他若是不在月几望的时候自断羽翼,激流勇退,后果不难料想。
雍正朝就有一个现成的反面案例,年羹尧。
年羹尧的战功并没有曾国藩大,但他的排场比曾国藩大得多。百官来迎接他,他不下马;见了皇帝,他仍然大马金刀地坐着,好像天下就他最大。
结果呢,年羹尧被一撸到底,连命都没保住。而曾国藩不仅寿终正寝,还赢得后世美名,相当无咎。
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1850年)就是这么一个需要时显露锋芒,不需要时韬光养晦的聪明人。
他十岁时跟随祖父乾隆帝打猎,就表现出了娴熟的弓马武艺,猎取了一头大鹿。乾隆帝为之大喜,赐予他黄马褂和顶戴花翎。
此后他勤奋学习,精进自身,又赢得了父皇嘉庆帝的喜爱。嘉庆帝亲政当年,根据秘密立储的祖宗成法,将旻宁的名字封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在天理教起义攻入紫禁城一役中,旻宁身先士卒,以鸟枪击毙两名起义者,稳住了局势。嘉庆帝因此更加器重他,称赞他忠孝兼备,封为和硕智亲王。
偶露峥嵘之后,旻宁继续隐藏实力,潜龙于渊。他这么做,对自己而言是安然无咎,但很难说对国家有利。
嘉庆帝的皇帝工作做得并不好,勉强比起来,与明崇祯帝有几分相似。
两人一样的以肃清巨贪立威。崇祯帝干掉的是九千岁魏忠贤,嘉庆帝干掉的是二皇帝和珅。而且两人一样的勤政,一样的无力回天,一样的诿责于他人。他们最大的区别是崇祯帝亡国了,而嘉庆帝侥幸地并没有。
嘉庆帝在位二十多年,勤政已成为一种习惯,甚至去世前一天都还在处理政务。令他痛苦和迷惑的是,财政越来越捉襟见肘,吏治越来越衰败腐朽,百姓越来越苦不堪言,起义越来越此起彼伏,而外国列强却越来越明目张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