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大决战(二)(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101发现,只要沈阳的国军按兵不动,那他就一点办法也没有。
就算不计代价攻下了长春,也达不到原计划发挥野战优势消灭敌军力量的战略目标,这会让后续攻打沈阳和锦州时,也面临牺牲过于巨大的攻坚战。
所以101给主席致电,认可了主席南下打锦州,卡咽喉,关门打狗的军事思想。
但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却并没有坚定执行主席的战略。
为了防止101打锦州的时候,华北的晋绥系国民党军出兵支援,打101一个前后夹击。
所以中共中央派出华野三个兵团西出归绥(民国时期,它是绥远省的省会),同时再派三个团攻打华北国军下辖部队驻守的重要城市承德。
这样一来晋绥系国军就只能自保,无力支援锦州。
在大决战条件准备充分后,1948年9月12日,101正式带领东野主力发兵锦州。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经过血与火洗礼后的共产党,是坚定遵从实践加讨论的科学方式,以达成上下通力合作,而不是草率又独裁的一言堂。
但反观国民党这边,位处沈阳的国军东北剿总在看到解放军放弃攻打长春转战锦州后,就准确判断出了解放军的战略意图,也立即通报了国民党委员长。
委员长下令派兵支援锦州,再让沈阳守军则从葫芦岛出发,南北夹击围攻锦州的解放军主力。
从俯瞰整个战局的视角来看,这的确是国民党理论上最正确的战术。
但剿总却仍然认为从沈阳出兵增援锦州是冒险之举,主力离开沈阳会陷入解放军的包围圈。
他主张坚守沈阳,等待局势变化,对出兵增援锦州持消极态度。
如果说不支援长春是对的,那解放军围攻锦州时再不支援,那无异于坐视自己的后路被断绝。
但这倒也不能全怪剿总,谁让委员长这几年的战略频频出错,做二选一的选择题你的正确率连百分之二十都没有,那就完全怪不得别人不再信你,哪怕这一次决策难得是正确的。
委员长派去沈阳与剿总沟通的特派员谈崩了,不甘心之下只能亲自坐飞机去了沈阳督战。
同时他还带来了精锐军从葫芦岛登陆,直接命令部队必须南北夹击围攻锦州的解放军。
这绝不是其事必躬亲的体现,完全只是迫不得已。
国民党内部的派系与矛盾复杂到最高领导人都指挥不动主力军了。
而国民党的动作也全都被解放军看在眼里。
洞察国民党内部矛盾的主席,仅仅通过敌军登陆增兵葫芦岛这一动向,便迅速而笃定地判断出委员长亲自飞到沈阳了。
而101眼看着国军已经开始增援锦州,他在部队即将抵达锦州实行大规模进攻之前,反复斟酌。
认为此时再打锦州无疑会面临敌军的南北夹击,攻坚战本就不好打,再加上被反包围更是情况危险。
并且长春被解放军长期围困,守军孤立无援,补给困难,此时继续攻打长春可能相对容易一些,且可以吸引沈阳的国民党军出援,从而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于是101决定掉头回去继续攻打长春。
但这又一次明显违背了关门打狗的战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