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抱疙瘩(1/2)
好书推荐: 四合院:孩子是我的?要我给钱?
重启时间线
都市异能之最强觉醒
四姑娘的复仇计划
一统江湖:他只是一个小虾
一人之下:没人比我更懂水脏雷
商场在我家,致富虐渣全靠他
哟!疯批帝王靠听我心声夺回气运
白月光与黑骑士
奥特:罗德岛异世登录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
比如普通话的“养子”,用四川方言表达,川西坝子不少地方通常说“抱疙瘩”,这是一个快消失的方言词汇。
川东一些地方则称“抱押长”,“押长”的意思,大概就是为以后孩子的出生“领个头”“带个路”的意思。
本文就把“抱疙瘩”分解说明一下。
一、疙瘩
“疙瘩”一词,最常见的意思是指皮肤上的小突起或肿块。此外,“疙瘩”在一些地区也可以用来形容各种形状的小块状物体,如食物中的小块、土地上的小土块等。“抱疙瘩”这个词,实在不好选封图。想了一下,大概儿菜图勉强能用。
此外,一些地区的方言中,“疙瘩”还有其他的意思。例如在河南和山西等地,一些方言中的“疙瘩”可以指家庭中的孩子,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孩子”。
四川方言中,“疙瘩”通常不单独用于指孩子。但是和“抱”组成“抱疙瘩”后,就指领养或过继的孩子,即养子。
二、抱
四川方言中,“抱”有领养或过继的意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过去普通老百姓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过去有一定地位的人没有小孩,如果是女方原因,通常就会再娶小妾来生孩子。如果是男方的原因,通常会过继本家的小孩作为自己的孩子。
而一些不能生育的普通人,通常就是过继本家小孩,或领养那些孩子生的多家庭困难的孩子。
过继或领养,四川方言就称为“抱”,实际当是“抱养”的简略说法。
“抱养”出处:《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傅昭仪》:“太子小,而傅太后抱养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