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进退失据间(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卫恙知道,他当然可以说贾琏所说的是污蔑、是造谣。但君子论迹不论心,京河修缮和辽东战事客观上会带来什么结果,这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的,而这样的结果是不是贾琏所说的那么下流呢?
卫恙无法回答,京河修缮案在被彭城侯彻底搞垮后,嘉祥36年的科举考试,主考官变成了李轲,而入选的进士大多为南北经世学派的人。
这不是科举舞弊,而是南北都投入了自己门下十余年里最杰出的弟子,他卫恙和潘松就是这群人中的例子。
当时或许不明白,现在卫恙已经反应过来了,特别是听了贾琏的话后,再回忆一下他此番上京前师门的现状,就门下弟子资质而言,较之他们当年确实有了退步,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
他不认为他所信奉的经世之学比理学差,相反他认为理学早就应该扫进故纸堆里了。
可现在贾琏提出这个疑问后,他很快想到了原因,但这个原因他无法回答,甚至他不愿意去相信。
就在他的思考间,等的不耐烦的贾琏一声呵斥叫他清醒过来,“卫宣义,你想清楚没有,我这可不是供人闲谈的茶楼。”
纠结再三,思虑反复后,闭着眼,打着颤说道,“是因为,是因为士绅们........”
“是你妈个头!是是是......”贾琏听到了那三个字,就知道这家伙还是个人,也就不为难他了。
有些话他说可以,卫恙说不行,不然这个家伙一不小心心死了,那今天他就亏大了。
在贾琏给这个家伙灌迷魂汤之前,得理清楚,为嘛经世学派的行为是下流方法。
对于注重入世治世的儒家思想来讲,不论其具体的学派、个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都是从两方面实现的:在朝为臣,在野为学。
《孟子·万章下》中讲“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虽然最后一句写“谓庶人”,但前两句明晃晃地写着一个大字,“臣”。
朝野朝野,在朝,在野,两相辅佐,方成其就。
通过诸项政绩的加持,扩大经世学派在朝官员的数量不是不可以,但相应的其在野也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才储备以供选拔,建立完善的人才梯队,不然其结果必然是惨烈的。
在不能保证有充足的后备人才做过渡的情况下,大举进攻,那么京河、辽河哪条河都能淹死这帮会水的,这些政绩的加持最后都会演化为其奔向末路的催化剂。
很简单,社会结构(我是指人的社会啊)都是金字塔式的,一品官有几个?数都数的出来;可九品官就多了,你怕是要打算盘。
一波升官潮之后,做了高官的如果在中下官员中没有思想上的同道后辈做支持,那么他们就会成为空中楼阁,用不了多久就会尘归尘、土归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