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师教徒,盼她明(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宝玉被架着往金荣家去的路上,黛玉在温习堂的读书可以用心神不宁来形容,心里记挂着那块宝玉。
今日卫恙教的是礼记中的玉藻篇,即使是隔着屏风,他也能感受到黛玉的心不在这学堂中,他不是古板的腐儒,见了这情形,将书放下,轻声笑道,“今日屋外的玉兰开了,想必花香怡人,动人心魄。”
黛玉一愣,看着面前的书,马上反应过来,脸上娇羞红晕浮现,慢慢站起身子,“先生,弟子知错了。”
“何错之有,人之春心,正在此时尔。古人未有错悟,汝亦未错也。”卫恙笑着挥手,示意黛玉坐下,无甚大事也。
“你既心不在此,再讲下去也无用。可若就此放你归去,是我白领贾家的银钱了。”卫恙思虑间,同黛玉商讨,“不如这样,我与你讲讲闲话怡情,若是讲完,再看时辰了事。”
“尊先生教诲。”黛玉复而起身应答。
“那好........”卫恙正准备讲,却又不知从何讲起,屋内踱步间,突然看见堂外庭中正盛开的玉兰树,花大而艳,想到讲什么,“不如就顺着方才的玉兰讲起。”
黛玉好奇起来,魏先生教书从来是从大处落脚,宽而博闻,闲聊中讲花是少有的。
“若是我独讲,也没趣,不如我讲到一处,停下问你,看你能答否。庭前玉兰非玉兰,木兰不是木兰,这话讲得是什么?”卫恙笑问。
“此为仿古,屈原写离骚,其中讲'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都不是讲木兰,而是玉兰。
先贤在前,后人效之,而木兰改叫辛夷,唐诗写辛夷,有王维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而写玉兰有白居易在《题令狐家木兰花》中写的:‘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
到前代文人,玉兰方称玉兰。”黛玉才思敏捷,引经据典答之。
卫恙根本没有担心黛玉答不上来,对这个学生的水平他是知道的,所以没有赞赏也没有停顿,继续讲,“屈原写玉兰,赋其高洁秉性,因其人、其赋而流传于世,使得原本产于湘川山野之间的玉兰花,开始散播开来,到了如今连京城也有此花了。
可自古以来这花是花,人是人。花不会说话,可人会,明代理学僵化、心学虚浮,前朝文人对玉兰的赞赏没有停止过。
有了这样的需求,花匠们就想方设法地将玉兰变为了家养花木,得到大量种植,到了前朝万历年间,达到鼎峰,文人骚客竞相歌颂,可谓称奇。”
讲到这,卫恙不知是不是想起了前尘漫漫,别出一话,“玉儿,你可知到如今,前明的史书还未修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