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师教徒,盼她明(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黛玉应声。

“本朝立国已有八十余年,到如今还没修完前朝的史书,可谓自汉以来闻所未闻。

你师祖........不是顾先生,我讲的是从我这论的梨州先生,他在天下初定后受天佑帝邀请,上京修史,同当时的学问大家们,其实是定了大纲的,修史的原则也是讲明了的。

可他们花费数年、精心编撰的初稿才传出去,就引来大量的非议,理学门人还好,不过是细枝末节。要命的是当时的初代缮国公,他对师祖定下的初稿大骂不已,称其为亡国挽书,不愧东林遗后,该死!

此言一出,师祖立时病倒,没过多久就称病乞还,晚年不复出仕,终老家乡。

但这不是师祖受了缮国公的羞辱而愤然离京,事实上在江南时缮国公与顾黄二位大家礼待有加,有武臣冲撞他们、口出不逊,他秉公处置,不曾徇私。

之所以在此事上二人矛盾激烈,可谓源远流长。”

卫恙转身看向屏风后的林黛玉,温言问道,“玉儿,你可知缮国公出身?”

黛玉哑然,八十年太近,不能看清。

“初代缮国公和太祖都曾是闯王手下将领,只不过二人分属不同。崇祯十七年闯王攻北京时,太祖率部囤居南阳,闯王身死后缮国公孤身投奔太祖,正是缮国公的谏言触动太祖,让他占得先机。

在天下混乱之际,倾尽全部,率本部南下同张献忠的大西军以及明军激战湖广,先后占领襄阳、武昌,最后与张献忠决战于入川要冲荆州府,在那里杀败大西军,斩杀张献忠,西宁郡王先祖率残部逃奔南明朝廷。

在这以后齐国公与西宁郡王先祖对峙武昌,襄阳侯守南阳、襄阳,太祖及缮国公等将入川定蜀,才有了如今的天下基业,这过程前后用时不过九个月,是兵贵神速的典范。

缮国公之所以对师祖修的史书极为不满,是因为初稿中对明亡的总结都追溯到万历皇帝了,以至于作为武人典范、喜好戏曲传奇小说的齐国公在朝堂上戏称,若是明亡可追溯至万历,那干嘛不直接写明亡,亡于洪武?”

黛玉已经说不出话来,这是深居闺阁、只读书、识得家常的女儿家从未听过的,也没人讲给她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