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拜雨人司(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拜雨人司·沈砚:碎神权者与人间雨师
一、青冥王朝的神权与皇权:双轨之上的拜雨人司
在这个名为“玄洲”的平行宇宙,华夏大陆的青冥王朝自开国便笼罩在“神显”的阴影下。这里的神明分两类:一类是自然孕化的“先天神”(如水神、鱼神、山神),诞生于天地灵气凝结,掌风雨、收成、灾异;另一类是“人立神”——但这是后话,在沈砚之前,玄洲人只知“敬先天神”,从未想过“造神”。
青冥王朝的权力架构是罕见的“双极制”:皇宫里的皇帝掌人间刑赏、土地征伐,而皇城外的“观雨台”里,拜雨人司掌“天人沟通”,地位更甚——皇帝登基需人司主持“祭天告神”仪式,年成丰歉全凭人司与水神、鱼神的“对话”。百姓常说:“龙椅坐的是人间王,观雨台站的是天地使。”
拜雨人司的传承非世袭,而是从全国“通水性、晓天象”的人中遴选:需能辨云色知雨期、识水性懂疏浚,更需“心净如镜”——传说人司的心跳能与水神共鸣,指尖能引云气流动。沈砚便是第37代拜雨人司,接手时年仅26岁,是百年内最年轻的一任。
二、旱劫:水神的愠怒与人间的枯骨
青冥王朝的旱情,始于先帝赵衡的一场“渎神之举”。
先帝登基第三年,为扩建皇陵,强行拆毁了南方“水神祠”——那是水神在人间的“显灵地”,祠内一口“归水泉”传说与四海相连,是水神感知人间祈愿的“耳朵”。赵衡认为“神应护皇权”,竟命人填了归水泉,用泉石砌了皇陵的门槛,还在祠基上立了块“皇权至上”碑。
那夜,南方暴雨倾盆,归水泉旧址喷涌黑浪,三天后却骤然停雨。此后三年,青冥王朝再无透雨:黄河支流干涸成裂沟,良田龟裂如老龟背,麦禾结穗时便被烈日烤成焦壳,连长江中游的“鱼米乡”都闹起了“易子而食”。
水神的愠怒直白而残酷:他收走了雨水,却留下了“惩罚”——每年只在先帝忌日降三场“苦雨”,雨水中带着盐碱,落在哪里,哪里的土地便三年寸草不生。
先帝在民怨中暴毙,新帝赵衍年仅10岁,朝政由外戚把持,没人敢触水神的霉头。观雨台的前任人司在第七年旱情中“祈雨不成,自焚谢罪”,观雨台的青铜大门,就此空了三个月。
三、沈砚:带着泥土气的新雨师
沈砚是从黄河边的“堵口村”被选出来的。
这村子以“世代治水”闻名,沈砚的祖父是堵口村的“河伯”(民间治水领袖),父亲在一次决堤中为护村民,抱着巨石沉入浊流。沈砚自小在河边长大,能凭水流声辨深浅,看云色知三日内是否有雨,16岁时曾带着村民用“草木捆”堵住了一场小规模决堤,被巡查的钦天监官看中,选入观雨台当学徒。
𝙄𝔹𝕢𝐺. v𝙄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