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拜雨人司(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接手拜雨人司时,青冥王朝已旱了十年。
第一次主持祭雨仪式那天,沈砚站在观雨台的“承露台”上——这露台是用整块青玉砌成,台沿刻着《水经》全文,中央立着一根“测雨杆”,杆顶嵌着水神赠予初代人司的“雨珠”(传说能引云聚雨)。
他穿的拜雨人司正装还带着前任的余温:
- 冠帽:“承云冠”,青黑色纱帽,帽檐镶着七颗银质雨珠(象征“一周七日皆可祈雨”),帽顶立着一根青玉簪,簪头雕成“云纹托雨”状,据说能让佩戴者“闻雨声于百里外”。
- 衣袍:“玄青祭袍”,外袍是深青近黑的绸缎,上用银线绣满“活水纹”——水流从下摆向上蜿蜒,到胸口化作“云团承雨”图,袖口收窄,绣着三圈“细雨纹”(每圈36针,对应“三十六雨候”)。内袍是月白色麻布,便于活动,领口缝着一块“避水玉”(沾水不濡)。
- 腰带:“分洪带”,黑色皮革制成,缀着七件青铜小器:“测雨筒”(盛雨水辨丰歉)、“唤鱼哨”(祭鱼神时用)、“量水尺”(刻着“寸寸归田”四字)、“止水符”(桃木牌,据说能镇水患),最末端挂着一把“断浪刀”——巴掌长的小弯刀,刀鞘是鲛鱼皮,初代人司用来“划开水雾见神影”。
- 鞋履:“踏泥靴”,深棕色牛皮靴,靴底钉着七枚铜钉(对应北斗),靴筒绣着“防滑纹”,便于在泥泞的祭坛或河边行走——沈砚常说:“雨师的鞋,得能踩进田里,才知百姓盼雨有多急。”
四、十次祈雨:从敬畏到怒喝
沈砚的前九次祭雨,都循着古法。
他选在每月初一、十五登承露台,率领三百祭司诵读《请雨咒》——这咒语是初代人司与水神约定的“密码”,据说念到第三遍,水神便会派“雨使”(蜻蜓、蛙群)传信。
第一次,他捧着“祭雨礼”(三牲、五谷、百姓的“求雨帖”)跪在承露台上,念完咒,天空只飘过一朵焦云。
第三次,他按古法“自罚”——在烈日下赤脚站在测雨杆旁,任阳光灼烤,直至双脚起泡,口中仍念:“水神息怒,百姓无辜……” 台下围观的百姓哭成一片,有人用陶罐盛着仅存的井水,想递给他,被侍卫拦住(祭礼期间不可中断)。
𝓲 B 🅠 𝐆. v 𝓲 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