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乞巧节(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召回流散在外的永州百姓,重返家园,官府将给予安家粮种,助其重建屋舍,并免除三年赋税!
这才是实实在在关乎无数人生计的大事!
相比于一个遥远的女王爷名号,人们更关心自己的饭碗和家园。
很快,舆论的焦点,就转向了永州重建和流民安置的具体章程上。
而此刻,颍州城外的试验田里,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沈嘉岁换上了一身利落的棉布衣裙,戴着遮阳的斗笠,亲自来到了田埂上。
眼前,是一片灿烂的金黄。第一季试种的人工杂交水稻,成熟了。
沈嘉岁蹲下身,仔细察看着稻穗。情况正如她所预料的,这第一批成果呈现出显着的不均一性。
有的稻株高大健壮,穗大粒多,沉甸甸地弯着腰;而相邻的几株却可能矮小许多,穗粒也稀疏;还有些稻穗的形态、谷粒的颜色也略有差异。
这正是杂交实验初代的典型特征,优良的性状尚未稳定遗传下去。
沈嘉岁眼中却没有丝毫失望,反而充满了研究者的兴奋光芒。
她立刻吩咐随行的农官和农户:“快,将这些长得特别好的、穗大粒密的,还有那些形态颜色独特的稻株,分别标记出来!将它们上面的稻谷,小心地单独采摘下来,做好记录,注明是从哪一类稻株上采收的!”
她指着那些表现优异的稻株:“这些,就是下一轮优中选优的亲本!我们要用它们的种子,继续进行杂交选育,一步步将最好的性状稳定下来,培育出真正高产抗病且适应性强的良种!”
“其余的这些,”她看向那大片虽然不均但依然丰收在望的稻田,脸上露出了笑容,“组织人手,开始收割!仔细称重,记录好每一块田的产量,这是我们第一阶段努力的成果,也是未来希望的起点!”
农官和农户们大声应着,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干劲。
很快,金黄的稻田里,人们挥舞着镰刀,开始了忙碌的收割。
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沉甸甸的稻穗被割下,堆成小山。
沈嘉岁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望着那些忙碌的身影,脸上泛起了喜悦。
今年不同往年,地里长的是沈嘉岁推广的杂交水稻,长势那叫一个喜人!
“老张头,你家亩产多少?”一个汉子擦着汗,朝隔壁田里喊道。
被叫做老张头的老农笑得见牙不见眼:“四百一十八斤!足足四百一十八斤啊!老王,你家呢?”
“四百二十斤!”老王声音洪亮,透着自豪,“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高的产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