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乞巧节(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田间地头,这样的对话此起彼伏。

称重结果陆续出来,亩产最低的也有四百斤,最高的甚至达到了四百三十斤,远远超出去年试验时的产量,更是从前产量的两倍还多!

农人们从最初的怀疑观望,到现在的心服口服,一个个对沈嘉岁感激得不得了。

“王爷真是咱们的大恩人啊!”一个老农朝着县衙方向拱手,“要不是王爷推广这杂交水稻,咱们哪能有这么好的收成!”

“是啊是啊,往后可得跟着王爷的步伐走!”

消息传到沈嘉岁耳中,她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被这巨大的成功冲昏头脑。

在接见农人代表时,她诚恳地说:“诸位不必谢我,这是互利互惠的事。你们丰收了,新昌县才能富裕,我这当王爷的也跟着沾光不是?”

话锋一转,正色道:“不过这产量还有提升的空间。接下来还要劳烦大家多留心,若是发现谁家田里长出特别健壮,穗头特别大或者抗病性特别好的稻株,一定要上报。咱们要继续选育优化,争取将来亩产达到六百斤以上!”

农人们听得目瞪口呆。四百斤已经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了,六百斤?那得是多少粮食啊!

但经过这一季的实践,他们对沈嘉岁已经是无比信服,纷纷点头应承下来。

沈嘉岁心里明白,育种是个漫长的过程,急不得。

但有了这一季的成功,就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和信心。

回到王府,她立即提笔给在宣州为官的大哥沈钧钰写信,详细介绍了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和这一季的丰收情况。

“若能在我封地之外推广此技术,造福更多百姓,方不负上天赐予的这番机缘。”沈嘉岁在信中写道。

她知道大哥为官清正,心系百姓,定会尽力推广这项技术。

写完信,沈嘉岁轻轻叹了口气。永州的重建工作不能再耽搁了,必须尽快动身前往。

但看着摇篮中熟睡的沈长乐,心中满是不舍。

小长乐才几个月大,粉嫩的小脸睡得正香,小手无意识地攥着。这一去不知要多久,错过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让沈嘉岁心里很不是滋味。

“舍不得孩子?”母亲裴淑贞不知何时走了进来,轻声问道。

沈嘉岁点点头,眼睛有些发酸:“长乐还这么小...”

裴淑慈爱地拍拍女儿的肩:“你放心去永州吧,长乐交给我照顾。我已经吩咐下去了,收拾收拾,我跟你一起去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