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传习录(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子莫执其中道,他不是不为自己,但不会像杨子那么绝情绝物;他不是不兼爱天下,但是不像墨子那样舍身徇人。孟子说,能执其中道,就接近正确了。但是,道无定形,中无定在,必须随时应变,与势推移,该为我时就为我,该为人时就为人,这就是“权”。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四】

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

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善念存守在心里,就是天理。这个念头本身就是善,还要去想什么善呢?这个念头本身就没有恶,要去什么恶呢?这个善念,就像是树根发芽,立志者只要时刻确立这个善念就够了,它长出来的树干、枝叶、花果,自然全都是善,不需要他去刻意为善去恶,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立志达到纯熟的境界而已。”

【五】

“具体而微”语出《孟子》,公孙丑向孟子请教圣人:“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孔子弟子个个都学做圣人,但是学力不同,所得各异。比如子夏、子游得圣人的文学,子张得圣人的威仪,都有圣人的一部分。冉牛、闵子、颜渊则气质不偏,义理完备,已经得到圣人的全体了,但是有自己的局限性,尚未广大,不能像圣人那样大而化之,无可限量。

问:“文中子是如何人?”

先生曰:“文中子庶几‘具体而微’,惜其蚤死。”

问:“如何却有续经之非?”

曰:“续经亦未可尽非。”

请问。良久,曰:“更觉‘良工心独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