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愿者上钩(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店主推了推眼镜:“官方档案显示,她是最早一批被送往北境进行‘语言剥离’试验的孩子之一。编号07,意味着她是第七个成功切除‘自主表达欲’的案例……但她在手术后奇迹般逃逸,从此失踪。”
青年脑中轰鸣作响。
苏萝……不是觉醒者,而是**幸存者**?
那个温柔坚定、教会所有人发声的女人,自己曾经被强行剥夺说话的能力?
他猛然想起她砸碎钟片时的眼神??不是悲壮,而是解脱。原来她不是在牺牲,而是在完成一场迟来三十年的复仇。
当晚,他再次打开笔记本,在苏萝的名字旁画下一道星轨。然后写下:
>她不是钥匙,不是频道,也不是神。
>她是一个终于拿回自己声音的人。
>而她做的最勇敢的事,不是让世界听见,
>是让自己先说出来。
翌日清晨,书店门口聚集了许多人。他们手持纸张,脸上带着忐忑与期待。
“我们知道你是从终焉井来的。”一位母亲上前,“我们……想请您帮个忙。”
“什么忙?”
“我们想建一所新学校。”她说,“不教标准语,不考语法纪律,只教孩子如何诚实地说出心里话。我们需要一位懂‘声音本质’的校长。”
青年苦笑:“我已经不是老师了。”
“可你带着那台收音机。”男孩举起手中的素描本,上面画着终焉井与北斗七星,“你在传递她的意志。”
他沉默良久,最终点头。
三个月后,“启言学院”正式开学。第一堂课没有课本,只有十台老旧收音机,分布在教室各处。学生们被要求闭眼聆听,然后写下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词。
结果令人震惊:
有人写下“妈妈”,随即痛哭失声??那是他二十年来第一次想起亲人的脸。
有人反复涂鸦“对不起”,原来他曾背叛朋友以换取赦免。
有个女孩一直盯着空白纸张,直到最后一秒才落下一笔??“我”。
院长站在讲台上,轻声说:“今天,我们不做对错评判。我们只确认一件事:你说了,你就存在。”
课程逐渐扩展。他们研究被抹除的方言,复原失传的民谣,甚至尝试用舞蹈、绘画、气味来传递无法言说的情感。学院成为全国言论复兴的灯塔,各地教育者纷纷前来取经。
然而,真正的考验来了。
某日,一名身穿白袍的访客造访学院。他自称来自“全球语言协调会”,带来一份提案:
>“我们承认过去存在过度管控。但现在,秩序必须重建。我们提议设立‘安全表达框架’:允许有限度的言论自由,但所有内容需经AI预审,确保不引发社会动荡。”
青年接待了他。
“也就是说,”他平静地问,“我们可以说话,但只能按你们规定的范围说?”
“这是过渡期必要措施。”白袍人微笑,“总比完全沉默好,不是吗?”
青年没有立刻回答。他带客人走进主教学楼顶层的“回声厅”??一间圆形房间,墙壁由特殊材料制成,能完美反射人声。他请对方站到中央,然后按下按钮。
刹那间,数百段录音同时播放:
桃树小学孩子的笑声、老兵寄信时的脚步声、渔村女孩刻碗底的刮擦声、政要按下“公开”键的点击声、苏萝最后那句“我选择记住”……
声音交织成风暴,在密闭空间内疯狂回旋。白袍人脸色发白,踉跄后退。
“你们根本不懂什么叫‘安全’。”青年在他耳边说,“真正的危险,不是人们说出真话,而是你们害怕他们说出来。”
对方仓皇离去。
当天夜里,青年独自登上学院最高的钟楼。北斗七星清晰可见,第七星尤为明亮。他取出收音机,调至自动接收模式。屏幕上缓缓浮现几行字:
>“第七星亮了。”
>“有人记得。”
>“我还在这里。”
>“你呢?”
他凝视良久,忽然笑了。
他拿起麦克风,对着夜空说道:
“我在。而且,我还要继续说下去。”
话音落下,收音机突然自行转向某个未知频率。一段微弱却清晰的旋律传来??不是《听风的孩子》,而是一首从未听过的歌。曲调温柔,带着北地冰雪的气息,歌词模糊,唯有副歌部分反复吟唱:
>“当你说出第一个字,
>整个宇宙都会侧耳倾听。”
青年浑身一震。
这声音……是苏萝的。
她没有化作虚无,也没有融入群星。她在某个更高维度的频道里,仍在广播。
他迅速记录下旋律,标记为“频率7.15”。第二天,这段新歌被编入教材,命名为《侧耳倾听》。孩子们学得极快,仿佛这首歌本就藏在他们的基因里。
半年后,启言学院迎来第一批毕业生。他们的毕业典礼没有演讲,只有一场长达七小时的“集体诉说仪式”。每个人轮流走上台,面对全校师生,说出一件从未对外公开的事。
有人承认自己曾是审查员;
有人坦白曾因恐惧举报亲人;
有个男孩哽咽着说:“我一直假装讨厌诗歌,因为爸爸就是因写诗被抓走的……但现在,我想念他写的每一句。”
仪式结束时,天空突现异象??北斗第七星光芒大盛,投下一束银辉,正好笼罩学院中央的收音机阵列。机器自动启动,将全场录音压缩成一道光波,射向太空深处。
没人知道它会抵达何处。
也许某一天,另一个世界的某个孩子,会在井边听见这首歌,然后问:“这是真的吗?”
而他会回答: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