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卫红怔住良久,眼眶发热。他忽然明白,为何父亲临终前要说“撑伞归来不说悔”。因为真正的战斗,从来不是赢得胜利,而是**在绝望中坚持播种,哪怕不知谁会收获**。
第二天,他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将全部核心证据打包,包含三段录音、白皮书、腾冲女子的记忆碎片、苏文澜采集的儿童脑波数据,以及周维国的遗言,统一编码为一份名为《人类自主性存续报告》的公开文档,通过区块链永久存证,并设置全球自动分发节点。
发布前,他在文档首页写下一段引言:
>“这不是控诉,也不是号召。它只是一个提醒:
>当你说‘这很正常’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个‘正常’是谁定义的?
>当你觉得‘大家都这样’的时候,有没有问过,这种‘一致’是如何达成的?
>自由不是天赋,而是习得的能力。
>而它的第一步,永远是??觉察不对劲。”
点击发送那一刻,系统提示:“预计覆盖终端数:超过两亿七千万。”
随后,防火墙警报拉响。国家级网络监管系统启动紧急拦截程序,宣称该文件“含有危害社会稳定的内容”,强制下架所有转发链接。社交媒体全面封禁关键词,“童伞”“自主意识”“批判阈值”等词陆续被列入过滤名单。
但晚了。
早在发布前二十四小时,联盟已在三十个国家的秘密据点预埋了离线传输通道。U盘、SD卡、甚至印刷成册的纸质版,正通过留学生、记者、外交人员、跨境货车司机的手,悄然流向各地校园与社区。
一周后,泰国清迈一所国际学校的学生自发组织讨论会,主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会说不”;德国柏林某中学教师将《报告》部分内容改编为戏剧,在毕业典礼上演;巴西贫民窟里的公益教师用投影仪在墙上播放译制版课程视频,孩子们围着屏幕大声朗读:“我的感觉,我说了算。”
而在国内,变化更为隐秘却深刻。
某重点高中晚自习,一名女生悄悄递给同桌一张纸条:“你觉得班主任今天说的话,是不是在让我们自我审查?”男生迟疑片刻,回写道:“我也觉得怪怪的。但我以前从来不敢这么想。”
另一座城市的小学课堂上,老师提问:“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多数孩子齐声回答“解放军叔叔”,只有一个男孩举起手:“我觉得,最可爱的是敢说真话的人。”全班寂静,老师愣了几秒,竟笑了:“说得也不错。”
这些片段,被家长录下上传,又被海外镜像网站转载,最终汇成一股无法彻底扑灭的声浪。
一个月后,军纪委秘密召开高层听证会。赵卫红作为证人出席,提交了全部证据链条。会议室气氛凝重,多位老将军听完录音后沉默良久。
一位退役上将终于开口:“我们打过仗,流过血,以为和平就是终点。可没想到,战争换了个模样,打进了孩子的课本里。”
最终,会议达成有限决议:暂停“特殊成长关怀班”全国推广计划,责令教育部彻查心理干预课程内容,禁止未经审批的智能穿戴设备进入校园。
虽未触及根本,但这已是二十年来最大一次政策回调。
会后,赵卫红收到一条新消息:
>“你赢了一局。”
>“但游戏规则没变。”
>“小心身边的人。”
>??N
他抬头望向走廊尽头,李小雨正抱着文件走来,神情如常。可就在她经过监控摄像头的一瞬,瞳孔反射出一道极细微的蓝光??转瞬即逝,像是隐形眼镜的折射,又像某种微型植入物的激活信号。
赵卫红心头一紧,却没有表现出来。他轻轻摸了摸口袋里的黑伞钥匙扣,默默记下这一刻。
当晚,他再次来到香山凉亭。春风拂面,桃花纷飞。他打开录音机,对着麦克风轻声说:
“我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也许我会被调职,被监视,甚至被抹去存在。但我知道,已经有十万颗种子撒了出去。它们会在某个清晨醒来,眨着眼睛问:‘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
>
>“那一刻,伞就会重新张开。”
>
>“而我,只是第一个愿意淋雨的人。”
录音结束,他按下上传。信号穿越基站,跃入卫星,洒向大地。
与此同时,在内蒙古草原深处的一间蒙古包里,陈默正握着一台老旧收音机,耳机里传来这段声音。他身旁,一个瘦弱的男人蜷坐在地毯上,眼神呆滞,手指不停划着地面,仿佛在写什么字。
陈默低头一看,怔住了。
地上歪歪扭扭写着三个字:
**“我…想…说。”**
他猛地抬头,眼中泛起泪光。
远处,晨曦初露,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无边的绿野。
风起了,带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吹向远方。
在那里,一座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正排队升旗。国歌响起时,所有人都举手敬礼,唯独一个小女孩站在原地,仰头望着天空。
她看见一朵云,缓缓舒展,像一把巨大的黑伞,静静地,撑在蓝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