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家人的支持(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方面,容易把苏家卷进这种底层的麻烦纠纷里,你也知道,苏家集团最近在跟城西的地块,那块地位置好,能建大型商业综合体。
94年,房地产刚开始热起来,那块地是县里的重点项目,竞争对手一直盯着苏家的动静,尤其是那个一直想抢项目的李总,他最喜欢抓着别人的把柄做文章。
万一被他知道这事,难免会在背后煽风点火,说‘苏家仗势欺人,连小混混都不放过’,到时候媒体再添油加醋报道一番,
94年的地方报纸,为了销量,就爱报道这种‘豪门恩怨’,标题说不定会写成‘苏氏集团为私情,打压底层百姓’,肯定会影响苏家的名声,甚至还会影响城西地块的竞标。”
“另一方面,我要是靠着苏家的名头回去,县城里的人难免会给我贴标签,说我‘靠女人上位’‘仗势欺人’。
王猛的媳妇在菜市场卖菜,他们家的菜新鲜又便宜,生意比旁边几家都好,本来就有人眼红,1那些年的菜市场,竞争激烈,同行之间互相拆台是常事。
要是被人知道这事,菜市场的王大妈肯定会到处嚼舌根——她上次连张屠户多进了两斤猪肉,都能添油加醋传得满城皆知,说张屠户想垄断市场。
到时候王猛不仅要被人指指点点,说不定还有人会故意找他麻烦,比如挑他媳妇菜的毛病,或者故意压价,连生意都会受影响,反而更难。”
他往前迈了一步,看着苏瑾瑜的眼睛,那眼神坚定得像巍峨的青山,任凭风吹雨打,丝毫没有动摇:
“我想彻底解决这个麻烦,而不是靠外力威慑暂时压下去。请你相信我,我能处理好——
半年前我就是靠着每天偷偷去仓库附近蹲点,拍了他们倒卖盗版书的照片,还录下了他们跟买家交易的对话,联合文化局和派出所,让黑皮他们进去待了三个月。
94年,文化局对盗版书的打击力度在加大,只要证据确凿,就能依法处理。
这次他们要是还敢来,我照样能找到他们的把柄,说不定还能把他们以前干的坏事都翻出来,比如之前有人说他们偷过供销社的化肥,
还有人说他们帮人催债时打过架,只要把这些证据收集起来,就能让他们彻底不敢再找事。”
苏瑾瑜盯着林凡看了几秒,目光从他紧绷的下颌线移到坚定的眼眸里,清晰地看到了一种不愿依赖他人、想要独立扛事的骨气——
这种骨气,在如今总想走捷径、靠关系的年轻人里实在不多见。
199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了十几年,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很多年轻人都想靠着“关系”“门路”快速成功,
他见过太多人挤破头想借着苏家的关系往上爬,有人甚至故意在苏家举办的宴会上制造偶遇,假装不小心把酒洒在他身上,就为了能跟苏家搭上线。
可林凡却不一样,他宁愿自己多费点劲,多担点风险,也不想靠着别人的力量,这份倔强里藏着难得的正直。
他沉默了片刻,指尖在扶手上轻轻点了点,最终缓缓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些,像卸下了肩上的一块小石头:
“好,我尊重你的决定。但你记住,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能硬撑——一旦觉得他们要动手,或者事情超出你的控制,立刻给我打电话,别想着自己扛,你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1994年,县城里的电话还不普及,很多人家只有一部座机,你到了县城,记得每天给我打个电话报平安,我家四合院的座机号码你记好了,2834567,随时都有人接。”
他起身走到书桌旁,那张大黑檀木书桌光可鉴人,能映出人的影子,上面整齐地放着几摞文件,每一份都用回形针别好,透着严谨。
1994年,电脑还没普及,重要文件都是手写或者打印出来存档,苏家已经有了一台进口打印机,在当时算是很先进的设备。
他从笔筒里拿起一支银色钢笔,笔身上刻着精致的花纹,是上次去国外考察时朋友送的,1994年,进口钢笔还是稀罕物,大多是领导或者有钱人用的。
他在一张泛黄的牛皮纸便签上写下一串号码,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字迹刚劲有力,带着几分军人的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写完后,他把便签折了一下,递到林凡面前:“这是省厅赵副厅长的私人呼机号和办公室电话,你存好。
如果情况失控,比如他们真的动手打你,或者钱老西玩阴的——
我听你说他以前就干过偷偷去商户仓库偷东西,然后反过来讹钱的事,有个卖水果的商户,仓库里的苹果被他偷了一箱,他还说是商户欠他钱,要商户赔他十倍的钱。
94年,这种‘碰瓷’‘讹诈’的事在县城里不少见,很多商户怕麻烦,只能赔钱了事。
要是他敢去你店里的仓库东西,你立刻打这个电话,就说‘是苏瑾瑜的朋友’,他会让人马上过去处理。千万别逞能,知道吗?”
“我知道了,谢谢。”
林凡伸出双手接过便签,指腹轻轻摩挲着粗糙的牛皮纸,纸张的纹理硌着指尖,却让他觉得格外踏实。
他小心地把便签折成小方块,放进衬衫内侧的口袋里,紧贴着心口,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一份安心,像揣着一颗温暖的小太阳。
1994年,手机还没普及,大多数人都是用传呼机,林凡也有一个,是苏瑾瑜送他的,黑色的摩托罗拉传呼机,别在腰上,算是县城里的“时髦物件”,但遇到紧急情况,还是固定电话更靠谱。
“还有笑笑。”
苏瑾瑜走到林凡身边,语气软了些,眼神里带着点对孩子的疼惜——笑笑是他的外甥女,
1994年,城里的孩子已经能上幼儿园、玩玩具,可县城里的孩子,大多还是跟着家长在店里帮忙,笑笑能待在苏家四合院这样的环境里,算是很幸运的。
“你回去处理事情,笑笑就留在四合院里,你绝对放心。
有我母亲陪着她,这些日子你也看到了,我妈最宠笑笑了,昨天还特意去商场的玩具区转了一下午,给笑笑买了一筐玩具,有会唱歌的小熊,还有能搭出城堡的积木。
1994年,这种电动玩具还很贵,县城里的玩具店很少有卖的,大多是手工做的木头玩具。晚上还跟我念叨,说要教笑笑织小毛衣。”
“家里还有这么多安保和佣人——
门口站岗的是武警部队的,散打、格斗都很厉害,去年有个小偷想趁着半夜翻墙进四合院偷东西,刚翻到墙上,就被发现了,三两下就把小偷制服了,送到派出所的时候,小偷还在喊疼。
这些年,爷爷退下来后,他的2名贴身侍卫也跟着他来到了大院,负责家里的安全。
另外你别看厨房李嫂看着温和,每天就知道做饭、打扫卫生,其实年轻时跟着她爷爷学过防身术,一般的两三个男人都近不了她的身。
没人能碰笑笑一根手指头,我向你保证,要是笑笑少了一根头发,我第一个不答应。”
这一点,林凡没有丝毫犹豫。
他这段时间住在这个苏家四合院,深知这里的安保措施有多严密——
大门外装着高清监控,1994年,高清监控还不常见,大多是银行或者重要单位才会装,像素高得能看清百米外行人脸上的表情;
围墙外有保安24小时巡逻,手里还带着对讲机,每隔十分钟就会汇报一次情况;
就连送邮件的,都要先在门口的保安室拆开检查,确认里面没有危险物品,才能送进来。
1994年,快递业刚起步,大多是邮局的EMS,私人快递很少,送东西大多靠熟人捎带或者邮局寄送。
他用力点了点头,声音里满是感激,眼眶都有点发热:
“好,笑笑就拜托你们了。
有你们在,我也能更安心地回去处理事情。这一生,能有你们这样的家人,是我这辈子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