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 真的不想让你长大(中)(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b.新天地的旧时尚:二是上海的水平地标“上海新天地”,我们俩位老爸犹如奴才般全程为俩小公主殷勤照相请吃请喝。一大旧址”不过是一种背景而己,我们喜欢的是这种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反差和质感。
(2014年8月29日在《地标性建筑对区域商业投资影响论坛上的发言:
亚太商业不动产学院院长朱凌波认为,首先,需要对地标要做一个界定,一个城市的地标,我们现在习惯性的说法是将高大的建筑叫地标,这个确实是一种地标,但我们管这种地标叫垂直型地标。还有一种水平式地标,不以高度而是以特质取胜。比如上海,要说最高的是将要建成的上海中心,但是上海新天地是不是一个地标?它就是一个水平分布的综合的商业项目,而且是一个酒吧餐饮街,但如果讲名片的话,它的名片价值是远远大于很多垂直型地标的。)
桂林-阳朔影集:我们一行四人在上海玩了三天后就转飞桂林,继续快乐之旅。
a.阳朔明信片与最好吃的米线:在桂林逗留的记忆己有点模糊不清。最深刻的是第一天晚上在阳朔住在漓江边的民宿,看到与名明片一样逼真重合的山水原貌简直被惊呆!所谓“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也。
而此后反复被我和女儿提起的旁边小街上的一家米线更是令人惊艳,堪与我们2014年在西雅图一条胡同里吃的越南米粉媲美!
b.父女骑双人自行车:除了漓江泛舟观景,最开心的是两对父女骑双人自行车竞赛,叫声和笑声在阳光和空气中久久回荡,那个美好的夏天啊……
西安影集:2008年我应亚太学院学员企业陕西裕都置业王董之请担任该司开发的城市综合体“咸阳财富中心”顾问。正赶上女儿小学毕业暑假我就带她一起去了。遗憾的是我因工作繁忙只能让该司办公室韩主任陪女儿去了她耳熟能祥的“兵马俑”和“华清池”,而我则抽空陪她逛了现代的“大唐不夜城”和传统的“回民小吃街”。而此次女儿最不满意的反而是我因工作原因住的该司的招待所,与我和她此前出去旅游住的酒店或民宿低了一个档次。但我们依然高兴地交流了她观光历史古迹的感受……
三亚影集:2009年我们一家三口到三亚过春节。
a.鸟巢酒店及吊桥:正赶上《非诚勿扰2》热映完,还专门去亚龙湾人间天堂鸟巢度假村取景地也是葛优和舒淇在电影中试婚的房间参观。特别是走吊桥时从小就恐高的太太竟被吓哭了一一之后多年仍被我们父女俩吐槽……
b.闻臭吃香的榴莲:此次陪女儿和太太第一次到三亚,吃到了东北人很少吃到的热带水果如“酸角、莲雾、酸桔、椰子、荸荠”等,反而是臭不可闻其香无比的榴莲成了母女俩的最爱!
c.春节红包:此次在海南过春节,女儿上初二,可能是因为长大了,收到了她有始以来最多的一次红包,特别是爸妈给的现金红包,她坐在地上兴奋而贪Ian数钱的样子被我拍成照片和视频发给亲朋好友成为大家的热点、一致笑话她是个小财迷一一她对此坦然接受并深以为荣……
故乡雪城影集:2003年夏女儿8岁时我第一次带她回到我的故乡雪城牡丹江我在小说中一直称为花河。与爷爷奶奶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a.镜泊湖游泳:全家人首先去了家乡最著名的“镜泊湖”瀑布。这是出生在海边的女儿第一次在湖中游泳并见到瀑布。
11年后的2014年夏我和太太去多伦多参加她的毕业典礼后自驾到“尼亚加拉大瀑布”时还在水汽和轰鸣中对比了这两大瀑布的特点。
b.“雪乡”滑雪小事故:几年后的冬季我们一家仨口再次回故乡过春节。一大家子开车到名气正盛的“雪乡”吃冰糖葫芦和滑雪。我和太太都不会滑雪但却冒然带着女儿上了雪道,由于没有经验导致女儿一高兴自己冲了出去,最后面朝下滑倒qiang破了小鼻子和脸蛋,结果我们夫妇俩被爷爷奶奶好一顿数落一一也让女儿此次雪乡之行留下了难忘而疼痛的记忆……
附《第一次带女儿返乡》
2003年夏天暑假,女儿8岁小学一年级,我特意带她回到牡丹江,又约上她爷爷我爸爸择日返乡、想让女儿也看看和体会一下我的童年和乡村生活。
我们开了3个多小时到达密山市,发小长生子,时任市粮库主任。把我们安排住进市政府宾馆。然后请我们祖孙三人开车到浩缈壮阔的兴凯湖边吃了顿野生鱼宴。饭后在细沙如面、浪涛轰鸣的岸边散步和戏水。傍晚回到宾馆不久就睡了,准备第二天一早赶回我小时候的永新村。
第二天5点左右起床先去早市买了鸡鸭鱼肉,青菜和水果村里都是最新鲜的现摘现吃,就没买。主要去超市扫荡了如可口可乐、棒棒糖、署片等各类副食品装了一大编织袋子。然后就沿着田野大堤驰往我梦中的村庄。
7点前赶到村口,将车停在原来爷爷奶奶家的旧址,告诉女儿我当年在这呆了8年,她爷爷也是从这里走出去到省城哈尔滨上学的。
正当我们祖孙三人有说有笑时,一位八旬左右的老人缓缓走过来站在对面看着我们:
“这不是朱生满和朱冷波吗?”
他竟叫出了老爸和我在村里时的曾用名!引起女儿惊诧的目光。老爸惊喜地扑过去握住老人家的手:
“这不是陈大爷吗?!”
我则激动地叫道:“陈爷爷,您还记得俺哪”
我们此次回乡省亲就住和我们同村的姑夫的四弟家,我叫四叔。家里盖了三间大瓦房,宽敞明亮。房前屋后都是自留地,种满了各种时令蔬菜和水果,像我小时候奶奶家一样。
今天为了请客,找到三位亲戚女眷帮忙。她们开始准备时,我开着丰田大吉普带着女儿和从密山市一起过来的长生子(他也是和我一起在村里长大的发小)去挨家接我那批仍在村里的小伙伴:大宝子、二驴子、小财子、陈老三、吴广灵及从小经常陪我玩的小赵叔。
把他们都接齐后,大家边吸烟、嗑瓜子、吃树上刚摘下的红彤彤的沙果,边回忆往事和叙道村里这些年的人事变化及现在的状况。这期间菜也陆续端上桌,我站起来给每位倒了一圈酒,酒是老爸从牡丹江带来的五粮液。随后就开始了轮番敬酒和推杯换盏。不知不觉间这顿午饭就吃喝到黄昏,又重新弄了几个凉菜和花生米下酒,午饭和晚饭二合一,喝得头酣脸热,有两回还热泪盈眶!晚7点左右终于在四叔和老爸的收秋酒中结束,大家纷纷回家休息,明天还要干活。
待小伙伴们都走了后,我领着女儿站在院子听蛙声虫吟、看天上的星星,像我小时候一样。村子里不时传来狗叫声,女儿趁机天真地问我:“爸,你这些小伙伴们怎么看起来比我爷爷都显老呀?“
引得我一陈哈哈大笑:“因为这些叔叔大大们每天都要在地里干活,风吹日晒,自然是比爸爸更辛苦更沧桑啦!”
这是女儿第一次睡炕,嘟着小嘴喊:太硬了!但这天晚上我却睡了一个很久没有的踏实觉,梦见了奶奶、爷爷和我在自家的菜园子里施肥浇水……
𝓲𝔹𝐐𝓖. v𝓲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