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暗流初涌(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零五章:暗流初涌(第1/2页)

一九四五年深秋的太岳山区,层林尽染,本该是丰收与静谧的季节,空气里却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日战火硝烟的紧张。这种紧张,源于胜利之后更为错综复杂的暗流。

谢文渊站在新近收复的县城城墙上,俯瞰着脚下渐渐恢复生气的街巷。商铺重新开张,小贩的吆喝声、孩童的嬉闹声混杂在一起,久违的市井烟火气令人恍若隔世。城墙垛口上残留的弹孔,以及远处几处尚未清理的废墟,却又无声地提醒着人们,和平的表象之下,创痕犹在。

他刚刚主持完一场联合政府筹备会议,与会者除了新四军、八路军代表,还包括本地开明士绅、原伪政权中愿意弃暗投明的人员,甚至还有两位国民政府方面派来的“接收大员”。会议桌上的气氛,远比战场更为微妙。各方言辞客气,笑容可掬,但在涉及政权组建、武装整编、物资分配等实质问题时,那客气笑容背后的算计与角力,几乎凝成实质。

“谢参谋长,贵军浴血抗战,功在民族,兄弟钦佩之至。”那位姓王的国民政府专员端着茶杯,语气温和,眼神却锐利,“不过嘛,如今抗战胜利,国家亟待重建,政令军令统一乃是当务之急。关于本县保安团的整编和防务交接,还望贵方能够顾全大局,遵照中央指令行事。”

谢文渊不动声色地放下手中的文件,迎上对方的目光:“王专员,抗战八年,是我敌后军民与正面战场将士共同流血牺牲的结果。太岳地区的安定,是无数八路军战士和老百姓用生命换来的。这里的武装和政权问题,自然需要考虑到这段历史和现实的民众基础。我们一贯主张和平、民主、团结建国,但也必须确保抗战成果真正属于人民,防止有人摘桃子,甚至让压迫人民的势力卷土重来。”

他的话语平和,却字字千钧,带着不容置疑的底气。会议室内一时静默,只有茶杯盖轻碰的脆响。

这样的交锋,在过去一个多月里,已在不同层面、不同地点反复上演。日本宣布投降的狂喜过后,严酷的现实迅速摆在面前。国民党军队在美国援助下,正日夜兼程地向各大城市和战略要地推进,试图“接收”广大沦陷区。而***的八路军、新四军,则根据朱德总司令的命令,迅速行动,收复了大量中小城镇和乡村。双方在接触线上,摩擦与冲突的传闻日渐增多。

回到分区指挥部(已迁至县城原日军指挥部旧址),谢文渊立刻召集核心干部开会。油灯下,每个人的脸色都异常凝重。

“情况大家都看到了,”谢文渊开门见山,“老蒋一边邀请毛**去重庆谈判,一边加紧调兵遣将。和平的呼声很高,但内战的危险一天比一天大。我们不能被和谈的烟雾迷惑,必须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

“参谋长,国民党那几个‘接收大员’,明摆着就是来抢地盘、夺权的!跟他们还有什么好谈的?”一位性情耿直的团长愤然道。

“谈,还是要谈。这是政治斗争的需要,也是揭露对方、教育群众的方式。”谢文渊冷静地分析,“但我们的立足点,必须放在壮大自己、巩固根据地上。部队不能松懈,要利用相对和平的间隙,加强军事训练,特别是攻坚和城市作战。民兵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形成主力军、地方部队和民兵三结合的战斗体系。基层政权建设要加快,深入发动群众,进行减租减息和土改试点,让老百姓真心实意地拥护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零五章:暗流初涌(第2/2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