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劝降(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阅看。”
“呵呵。”阿济格摆了摆手,笑道:“看便看了,平西王何必如此小心。你且说说,若是闯王绕汉水而过,这襄樊之地,咱们打还是不打?“
吴三桂脑筋急转,忽地抱拳说道:“臣三桂与闯逆有不共戴天之仇,臣愿为大军先锋,诛此贼獠!”
“平西王拳拳报效之心,孤岂不知?”阿济格语气淡淡,似有不快:“孤现在问的,乃襄樊之事。”
“......“
吴三桂心中同样有些不快,这次随阿济格征讨闯逆,他几次三番请战,愿为主力,愿为前锋,但始终没有获得这位满清王爷真正的信任。
襄樊的事情只是小事,咱们打也可以,抚也可以,全是你阿济格一句话的事,老是追着我问作甚?
心中虽然不爽,但表面还是诚惶诚恐的回答道:“臣三桂阅览报章,知道那韩复虽为贼寇,但所行之事,与闯逆在在不同。闻听此人,原先还是明廷在四川的千户。这襄樊营虽然不过一二万兵马,但襄、樊二城,自古就是荆
湖门户,汉水要塞,若是强攻,不免生灵涂炭,致有损伤。以臣之愚见,不若派使者招抚,倘若那韩复自绝天命,不愿就抚,届时再剿之不迟。”
“平西王所言,是老成之见,正合本王心意。”阿济格摩挲着右手上的翡翠扳指,话锋一转,又问道:“孤离京之时,有那汉官对本王说,襄樊地利不下于潼关,最是易守难攻。况且襄、樊两城间隔着一条汉水,互为犄角,若
是那韩复不愿就抚,我大军一时攻之不下,平西王以为又该当如何?”
吴三桂眉头快速的抖动了几下,心说你豫亲王今日怎地揪着我不放了?
“殿下明鉴,摄政王明谕我等不许逗留,务期剿除闯贼,此为我等当今首要之务。但襄樊横亘要道之上,威胁大军侧翼,又不能视若无睹。呃……………”
吴三桂沉吟着又道:“以臣愚见,明日拔营,全军南下薄城迫降,逼韩复就抚。若其冥顽不灵,则即刻四面围打,务求成功。倘若一时难以破城,则可选派一精锐兵马,驻守樊城之外,以作监视,而我大军,仍旧速速追击闯
逆而去。”
不得不说,吴三桂作为清初四王里最为成功的一个,同时也是清初所有降将里最为出名的一个,不仅仅因为他无耻,而是他确实很有两把刷子。
他给阿济格献上的这个策略,可说非常完美,并且具备了相当高的可行性。
邓州距离樊城也就一百多里,朝发夕至,很快就能到达。
阿济格的这支大军,本来就是要南下追击李自成的,稍微绕一下到樊城,也并不耽误什么时间,更不要说,李自成还有可能就在襄樊。
即便李自成不在,大军压境之下,也极有可能迫使韩复投降,不战而屈人之兵。
若是不投………………
说实话,吴三桂看过很多报纸,知道韩复是个聪明人,他想不明白韩复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投?
满清虽然野蛮,但大顺也好,大明也罢,更是没有一个能指望的上。
这时投降阿济格,才能卖上更高的价钱,可比日后投降什么阿猫阿狗的清廷将领要合算多了。
至于说襄樊营在鲁阳关打死一百多个鞑子,至于说多铎致书阿济格,让阿济格严惩襄樊营,那不过都是在给韩复身价加码而已。
你多铎的人死了,关我阿济格什么事?
相反,阿济格若能兵不血刃的招降郧阳、襄阳千里之地,那绝对是大功一件。
对于韩复自己来说,同样也是最能卖的上价钱的时候。
若是等到发现打不过了,势穷来降,那可就不是现在这个价钱了。
其实吴三桂在想,他要是韩复,这个时候就应该立刻提点兵马,堵住李自成的去路,最好把李自成给捉了,那投降之后,妥妥的是个郡王!
千载难逢的机会,为什么不降?
真要是死了心的对抗,那也没啥说的,就打呗。
吴三桂不相信,当今之世,还有我大清打不赢的仗!
当然了,考虑到时间紧迫,确实有短时间内攻不下襄樊的几率,那么,安排一支偏师,囤集于樊城以北,监视襄樊营的动向,然后主力继续去追击李自成。
这个法子,堪称是无懈可击。
阿济格当即鼓掌大笑:“平西王不愧是辽东将门之后,此番谋画甚合孤意。既然如此,便由你平西王,促成此事!”
“往这边来点,再往这边来点,唉唉唉,好,好了,小心别掉下去!”
樊城城头上,襄樊北营的士卒,正在架棚子,搭草帘。
所谓草帘,就是用草席挂在城墙的木棚子上,将城头上的空间遮蔽起来。
这是一个很有效的,防御敌军箭矢袭击的法子。
缺点则是容易起火,因此草帘子要经过特殊处理,浇上水什么的。
比挂草席效果更好的,就是挂棉被。
浇了水的湿棉被能够阻挡九成以上的远程抛射,但缺点更加明显,就是这被子从老乡家里拿出来容易,不过往往就没可能再送回去了。
因此每逢守城,必须要先夸大和宣扬城破之后的惨状,将城中居民动员起来,否则老乡们一合计,这又出钱又出力又出人,毁家纾难的,还不如直接投了呢!
此时的樊城城头上,犹如一个大工地,各种各样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被搬上来。
北面城墙的两角,各坐着一门红夷大炮,乃襄阳铸炮厂所产。
还有两门已经装船了,想要把这个大家伙从襄阳南郊弄到樊城北门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城中的人口疏散了一大半,但还有一些居民和商人舍不得城中产业,自愿留下来替襄樊营守城。
樊城是襄阳和唐白河的交汇之处,连通豫、鄂两省,商业活动极为繁荣,城外原先也有相当稠密的商肆、街市和居民点,还有很多的流民聚集。
但当韩复抵达此处视察的时候,城外所有人等全都被清空了。
有一些襄樊营的士卒在搬运尸体和清洗地上的血渍,韩复只是冷冷的看着,没去问有没有死人,死了多少人。
回到城头,对着陪同的王宗周说道:“此番铁索横江,汉水之上船只断绝,樊城也全面军管,金局此番要损失不少银钱啊。”
王宗周这段时间着实发福了不少,他见韩复这么说,还以为自家大人是在点自己呢,连忙挺起胸脯道:“大人曾经说过,襄阳守不住,再多的银子也都是无用。如今鞑子南来,守卫家园乃是第一要务,这一点,襄樊各家商号
都是明白的,全力支持大人抗击鞑子。”
“嗯。”
韩复点了点头,正准备再说点什么,忽然见到远处尘土卷起,有十余骑马兵飞奔而来。
离得近了以后韩复等人才看清楚,那支马队四周都是襄樊营的将士,而中间的两骑,却赫然做着清兵的打扮!
ps:求月票,求推荐票!
i 𝓑 𝐐 𝓖. v i 𝓅